诚信荟萃
德国诚信,榜样一种
德国在世界上是一个享有较高信用评价的国家,“严谨、认真、诚信”通常是人们对德国人的第一印象。
【写在前面】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一直关注着看似与经济学无关的伦理道德问题,他在完成经济学名著《国富论》之前,还写了《道德情操论》一书,与《国富论》成“姐妹篇”。道德诚信,和经济财富,如此密不可分,但一度却被我们肤浅地割裂了。除斯密之外,约翰?斯图亚特、卡尔?马克思、弗兰西斯?埃奇沃斯等人的著作都包含着对诚信等道德问题的考量。
专家们说,市场经济需要道德基础,经济学家无法回避对诚信道德问题的研究。 “我们已经赶上日本技术水平,但要追上德国,恐怕没有五到十年不行。”一家浙江安防龙头企业负责人由衷感叹。构筑在社会信用体系基础上的诚信自觉,和精工制造水平相得益彰,所向披靡。德国诚信,浙江一种榜样!
【德国如何建设社会诚信】撰文|向征德国在世界上是一个享有较高信用评价的国家,“严谨、认真、诚信”通常是人们对德国人的第一印象。德国公民良好的诚信道德品行,不仅源于其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也是其多年来社会诚信建设的结果。德国的社会诚信建设经验值得借鉴。
【一、德国社会诚信建设的路径】德国的社会诚信建设是一个立体交叉式的网络系统,在其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均有所体现,通过多种路径对其国民施加多点化影响。
第一,制度是德国社会诚信建设的主要方式之一。从制度的制定到后期的执行,在德国都有着严格规定。社会通过一系列相关制度,规范和监督人们的行为,告诫人们要遵守诚信。在德国的民事法律条文《民法典》中,有关于诚信的明确规定,其第242条明确指出,“债务人有义务按照诚信(treu und glaube)要求,并参照交易习惯,履行给付”。
这种规范化的诚信要求通过法制教育等形式,让人们知晓并遵守。当人们与政府、银行等某些部门发生业务往来时,按照制度的规定经常会被要求提供信用报告,这些信用报告一般由德国的Sehufa、Creditreform等几大商业性信用公司提供,它们以严格的程序收集并储存用户信用记录,在充分保障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前提下,作出较为客观的信用评估。
这种诚信制度建设同样渗透在德国的日常生活中,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因为德国不需要检票便可以自由乘车,乘客需自觉购买车票,但是,在这种诚信自觉购票行为的背后,是完备的制度支持。如果某人没有购票而被查票人员抽查到,那么他不仅会受到数倍的罚款处罚,同时也会给个人的信用记录带来污点,对其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不良影响。
第二,社会文化建设也是德国社会诚信建设的重要路径。在德国的社会文化中,规则意识和契约观念等是其核心因素之一。如果某人违背社会规则,一般会招致周围人的谴责或者异样的眼光,对其形成潜在的规范压力,促使其改正行为、符合规则要求。
德国的许多书店或花店都在其店外摆放待销售的物品,任消费者自行挑选后自觉进入书店付款。而德国前国防部长古滕伯格(Guttenberg)则因涉嫌学位论文抄袭,在外界强烈的谴责下被迫道歉并辞去职务。
【二、当前德国社会诚信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应对】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德国的诚信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价值观念多元问题、制度执行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德国社会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应对之道。通过继续完善制度体系进行制度建设和监管,尽可能降低社会失信行为的发生几率。
在现实问题面前,制度总有一定的滞后性。德意志联邦及各州在行政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所以,联邦政府及各州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和完善现有制度体系,规范社会行为。在制度的执行上,限制处罚权的使用,仅授予秩序局、警察以及税务局等部门处罚权。针对执法诚信问题,出台《联邦政府关于在联邦行政机构防范腐败的指导意见》,并在附则中详细分析了公务人员腐败的迹象和预兆,给予不同情况下具体的意见指导,力求保证制度执行的公正。
【三、几点启示】总体上说,德国的诚信建设及其对社会诚信问题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富有成效的,虽其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与我国不同,但仍有诸多经验值得借鉴。
第一,完善相关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是诚信建设的有效方式。我国的诚信制度建设应包含对原有制度的完善、制度的协调与衔接以及制度的执行与监督等内容。其中,德国相互协调的信用信息公开制度和信息保护制度对我国来说是很好的借鉴。
在我国当前建设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与司法公信的道路上,应首先保证制度的完备性和可靠性,从而形成失信的代价系统,遏制失信行为的发生,保证社会诚信伦理底线。
第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诚信教育的公信力与感召力。教育者是影响诚信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主要是因为,社会信任的建立往往需要长期的过程,而破坏却是瞬间的。这对我国社会诚信建设来说是一个警醒。
第三,弘扬文化传统,发挥文化影响力。从德国的经验可以看出,文化对社会诚信建设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当前,我们应该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诚信道德文化,加强诚信美德的宣传教育,鞭笞虚假失信行为,营造社会诚信文化氛围,促进人们诚信习惯的养成。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
编辑:小微
发表时间:[ 2015/11/26 9:45: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