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加油站
当前位置 > 诚信加油站 > 雅思成绩被取消 “中国式备考”遭遇“诚信危机”?
雅思成绩被取消 “中国式备考”遭遇“诚信危机”?
原标题:雅思成绩被取消 “中国式备考”遭遇“诚信危机”?
原标题 数百名雅思考生成绩被取消 “中国式备考”遭遇“诚信危机”?
新华网北京11月7日新媒体专电(“中国网事”记者孙琪 魏梦佳)近期接连爆出中国学生出国留学考试成绩被取消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英国雅思考试机构向记者确认,近期共有约350位参加雅思考试的中国大陆考生被取消雅思成绩。对于此次毫无征兆地被判定“违规”,历来“擅长考试”的中国考生们“一头雾水”,有人担心因此被雅思“拉黑”而不敢再考,还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对中国考生的“不信任”和“歧视”。为此,记者通过实地采访调查,对网友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求证。
考生“喊冤”:成绩突被取消 留学计划搁浅
10月下旬,记者通过一位今年参加雅思考试的学生加入一个微信群,群内120多位雅思考生来自全国不同城市,他们近日都被雅思考试机构告知其雅思成绩被取消,考试结果将不被公布。
据悉,被取消成绩考生主要集中在今年7月至8月的两场考试。来自江苏无锡的考生小苏告诉记者,她是在南京参加的雅思考试,8月15日收到考试成绩被取消的邮件。邮件中写道:“您的(考试)结果将不会被公布,您的成绩单也不会被发布”,但没有写明取消原因。
“我报名了两场考试,刚开始收到消息说我的考试在被抽查,没想到后来竟然被取消了,这让我即吃惊又愤怒。”小苏说,10月19日,她接到考试主办方英国文化协会驻中国办事处的电话,称此次行为是总部决定,“关于具体原因他们没有更多解释”。
小苏说,她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这次雅思考试,还报了培训班,“成绩取消严重影响了我的研究生申请,打乱了我的留学计划。因为没有语言成绩,我没法按计划入学,估计要耽误一整年,心里很难受。”
一些成绩被取消的考生表示,对雅思考试机构“很失望”,“考试机构对于我们违反了哪条规定一直闭口不谈,再考试又怕触犯规定,怕再被抽查,拉入‘黑名单’,因此非常担心,而且今年的申请期限也已经错过。”
雅思声明:“无法保证成绩如实反应考生真实水平”
对于此次事件,10月26日,雅思中国机构市场部一位负责人对新华社记者确认:“今年7月底至今,雅思主办方决定永久扣发大约350位考生的成绩”,并称“因为信息的保密性,我们不能对外公布更多的细节。”
“只有在主办方拥有充分的证据判定考生违反了雅思考试的规章制度,并且导致无法保证成绩如实反映该考生的真实英语水平时,雅思成绩才会被永久扣发。”这位负责人表示,“我们向全球超过9000所院校机构和250万雅思考生保证,雅思是一项公正且严谨的考试。近期对中国雅思成绩全面彻底核查的举措,就是为了维护此承诺。”
据悉,截至目前,10月份的绝大部分雅思成绩单已按正常时间发放。
究竟是何原因让雅思机构对中国考生英语成绩存疑进而取消考生成绩?
“我认真研究过考试规则,违规的情况包括当场作弊、代考和迟到早退,这些我都没有违反。”小苏告诉记者,“我觉得这是对中国考生的不信任。”
通过短期强化训练,搜题库、记范文,加上培训机构推出的无数真题秘笈,成为大批中国考生在最短时间内搞定雅思考试的“捷径”。有考试培训业内人士分析,此次中国考生被雅思判定违规,可能与这样的“中国式备考”有关。当很多考生记忆了相同的句式、特别是复杂句式时,就在同一场考试中出现了大量雷同,雅思可能据此取消这些雷同考生的成绩。
另一位考生刘雨芹(化名)告诉记者,“雅思本身就是题库制,所有考试题目都是从题库里抽的,不更新题库的话难免有原题出现,所以会出现‘机经’,可能官方认为使用‘机经’也违反规定。”
“雅思机经”又称民间雅思答案题库,据称是众多雅思名师根据考生对历年考题的回忆进行归纳整理得来。目前市场上的“雅思机经”版本五花八门,并适时更新,其内容含听、写、读及口语面试题目等。考生们可在培训机构和网上获得“雅思机经”预测,对可能考题的范围进行突击记忆。
除“机经”外,每年雅思考试前,一些商家打着“超小范围预测”的幌子在网上卖考前答案,价格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刘雨芹给记者展示了一份手写的答案。“考前答案的准确率非常高。”她说,“我的雅思老师跟我说考前答案全是骗人的,我当时没买,后来才知道答案准确率很高,可没想到买了答案的同学后来成绩被取消了。”
专家提醒:备考切勿投机 留学需看长远
对于那些成绩被取消的考生,雅思中国机构负责人对新华社记者称,雅思考试没有“黑名单”。“现在很多考生恐慌,觉得自己会被‘拉黑’,但实际上我们只是一个考试机构,不会‘拉黑’任何人。如果成绩被取消,最好的补救措施就是马上报名另一场雅思考试。”
同时,该负责人提醒,“高校对英语水平的要求可能比考试本身要更高一些,希望考生们能努力提高英语水平,而不只是着眼于雅思考试分数,这样将更有利于考生融入留学生活。”
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一般情况下,考试机构检验考生成绩并作出最终决定都是有依据的,考生应该抱有平常心。值得注意的是,考生在备考和考试过程中需诚信应考,避免“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的投机心理,切勿将考试成绩看得过高,为了追逐高分“不择手段”。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表示,在国外,研究考试本身不会成为产业,这值得我们警醒,“比起死记硬背或投机取巧,考生们更应把心思放在扎扎实实提高英语水平上,否则可能会影响中国学生在海外的诚信度。”
为此,他建议,一方面,考试机构可以让题库更加复杂一些、多更新一些,保证考试最大程度的公平;另一方面,还是要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模式,改变培训机构的“押题文化”,避免学生投机取巧,引导其切实提高语言能力,这样才能使考生的留学之路更加顺利。
发表时间:[ 2015/11/9 11:2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