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新闻
当前位置 > 越秀新闻 > 广州都会区生态廊道规划完成 600万人口受益
广州都会区生态廊道规划完成 600万人口受益
给风留条道、给水留条路、给人们留下休憩空间……记者11月2日从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获悉,广州都会区生态廊道规划已经完成,共规划了“三纵四横”近300公里区域生态廊道,以及组团生态廊道500多公里,城市绿道800多公里。通过初步评估,都会区生态廊道规划建设实施后,可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明显改善水质,大幅度提升空气质量,让都会区600万人口受益。
南方日报记者 刘怀宇 通讯员 穗规宣
规划?? 构建三级生态廊道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都会区出现河涌污染、大气污染、城市热岛、生境破碎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市民对环境问题日益关注。另一方面,市民对于休闲游憩、文化娱乐、体育运动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而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些问题,生态廊道的规划至关重要。
实际上,从1984年广州的总体规划第一次提出了“生态隔离”的概念,到2009年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区域-组团-单元”三级生态廊道体系,广州市生态廊道规划研究在逐渐清晰和深入,但研究范围相对宽泛,规划思路较为宏观,概念上较为模糊,对指导下一层次的规划编制与实施建设作用不足。
最新完成广州都会区生态廊道规划,重点对都会区的生态廊道体系做了进一步梳理和深化,延续广州战略规划生态廊道三级体系,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城市组团发展,将都会区生态廊道分为“区域生态廊道-组团生态廊道-城市绿道”,其中区域生态廊道总长近300公里,包括:
南北向区域生态廊道3条,分别为珠江西航道-洪奇沥水道生态廊道、火龙凤-南沙港快速生态廊道、东二环-狮子洋生态廊道;
东西向区域生态廊道4条,分别为北二环-开发区东部生态廊道、珠江前后航道生态廊道、金山大道-莲花山生态廊道、沙湾水道-海鸥岛生态廊道。
此外,组团生态廊道总长500多公里,城市绿道总长800多公里。
风廊?? 改善热岛效应 驱散灰霾
生态廊道究竟有什么用呢?据悉,生态廊道同时具备生态隔离防护、过滤污染物、调节小气候、景观游憩、防洪调蓄、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都会区是广州人口和建设最为密集的区域,也是最需要进行生态疏解、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环境品质的重点区域。一方面,本次规划以山水为骨架,依托都会区231条大小河涌,构筑联接北部山体生态斑块、中心绿心、南部农业生态斑块的生态廊道体系,将较好地解决都会区城市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升人居环境水平。通过初步评估,都会区生态廊道规划建设实施后,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明显改善水质,大幅度提升空气质量,让都会区600万人口得以受益。
就拿现在人们非常关注的灰霾问题来说,不少环境专家都表示,如果城市规划中能留出一条“风道”,对驱散灰霾将很有帮助。中山大学环境工程学院教授范绍佳就表示,广州的主导风向较明显,由于有珠江主航道的南北走向因素,广州的主导风向常常夏季为东南风,秋冬则常刮东北风。对于广州目前建成区的规划现状,范绍佳认为有部分规划还是拥有“风道”功能的,如广州大道和新南北中轴线,就留出了南北风道。范绍佳也同时建议如南沙新区等尚待开发的城区,新城区建设就一定要考虑预留“风道”这个问题,“比如说南沙新区的建设,不要在江边密密麻麻地修建很多高楼大厦,这样会挡住江风。”
本次规划充分利用生态廊道的建设,构建东南-西北向城市风廊,导风入城,有效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微气候。
水网?? 结合廊道 建设海绵城市
与此同时,规划还提出结合都会区河涌湖泊等水体,实施水系岸线生态化整治和给水、排水、污水一体化工程,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有效缓解城市洪涝灾害、节约水资源、提升水质量、改善水生态、美化水环境。
海绵城市是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特征,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位于生态廊道上的天河智慧城作为广州建设海绵城市的试点,其将采取多项技术修复原有的水生态系统,通过增加雨水的下渗量,从而减少雨水排放量,降低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减轻城市洪涝灾害。同时,净化水质,降低水质污染。
天河智慧城试点设计保留现状鱼塘并在下游与新塘水库间开挖河道,新挖8处水塘,各水塘间采用浅水渠进行连接,使上游汇水通过水渠流入至新塘水库。改造后的塘种植净水植物、放养水生动物并设置曝气等设施,净化入库雨水,同时兼具调蓄作用,水面总面积1.91万平方米。
建设透水渗水邮票公园,表面采用鹅卵石便于雨水快速收集和下渗,同时在公园地下设置模块式雨水调蓄池,将周边雨水及时收集存储于地下调蓄池。同时构建“新塘水库-灵感之湖-上游景观段塘-新塘水库”的水补给循环系统,水从新塘水库抽至“灵感之湖”,经暴氧后进入“灵感之湖”,“灵感之湖”水生植物对水进行净化,再利用提水泵把水从“灵感之湖”提至上游景观段沉淀塘,水从沉淀塘逐步往下流入新塘水库,在塘与塘之间经过溢流堰进行多次暴氧,且利用景观塘的水生植物对水进行净化,净化后再流入新塘水库。
实施??廊道内已批未建项目鼓励置换到线外建设
生态廊道的规划固然令人充满期待,但如果实施是个难题,尤其是廊道上已经有建设或者规划了建设项目怎么呢?对此,规划制定了保护与建设并重的生态廊道建设指引。
首先,明确生态廊道以生态保护为主,提出了生态廊道的建设活动管制要求。如禁止新增工业、仓储用地,严格限制居住、商业等房地产开发项目进入。对生态廊道内的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体量、形式等做了相应规定。对于生态廊道内已批已建的建设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现状保留使用、异地置换、规划调整、改造复绿等多种处理方式。
其次,提出实施积极的生态建设策略。通过生态项目建设带动,通过与人的游憩需求相结合的公园建设、与环境治理相结合的生态恢复项目,以点带面建设廊道网络,实现城市生态用地从“被动保”转为“主动建”。
为了更具有可操作性,还明确了各级生态廊道的划定标准。如区域生态廊道总体宽度控制在200米至1000米之间,要求最小达到200米,道路或水系单侧绿带最小宽度达到30米,设置规划间距10千米至20千米。组团生态廊道总体宽度控制在60米至100米之间,要求最小达60米,道路或水系单侧绿带最小宽度达到12米,设置规划间距3千米—5千米。城市绿道总体宽度平均30米,要求最小达到20米,设置规划间距1千米—2千米。
东部生态廊道将作为都会区生态廊道规划建设的示范,率先启动。具体来说,东部生态廊道由东二环-狮子洋生态廊道、火龙凤-南沙港快速生态廊道两条区域生态廊道的北段、北二环-开发区东部区域生态廊道东段及京珠高速组团生态廊道构成,总长77公里,主要跨天河、海珠、番禺、黄埔等四个行政区。将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百里生态长廊。
据悉,东部生态廊道规划研究范围内,建设用地(除绿地)面积为56.3平方公里,占东部生态廊道总面积的18.3%。现状建设用地性质主要为工业仓储、居住用地用地。在已批用地与廊道矛盾分析中提出,对已批未建项目和已建项目,分类提出管理建议:生态廊道内的已批未建项目应当补充完成环境敏感类建设工程要求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获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准许按照批准方案实施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未获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应当置换到生态廊道范围以外另行选址建设。
生态廊道内的居住、商业、除体育、文化以外的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项目,对于已批已建的,如污染物达标,对生态保护无不利影响,允许按现状保留使用;已批未建的项目,鼓励置换到线外建设,确有无法实施置换的,应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密度,优化用地布局,保障生态廊道的连通性。
生态廊道内的工业、仓储用地应逐步改造复绿或调整为其他与生态保护不抵触的功能。
规划:“三纵四横”近300公里
●南北向区域生态廊道3条:
珠江西航道-洪奇沥水道生态廊道;
火龙凤-南沙港快速生态廊道;
东二环-狮子洋生态廊道。
●东西向区域生态廊道4条:
北二环—开发区东部生态廊道;
珠江前后航道生态廊道;
金山大道-莲花山生态廊道;
沙湾水道-海鸥岛生态廊道。
●组团生态廊道总长500多公里,城市绿道总长800多公里。
发表时间:[ 2015/11/4 9:2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