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荟萃

当前位置 > 诚信荟萃 > 中国好人榜杨成立:用50年的感恩之举写满诚信

中国好人榜杨成立:用50年的感恩之举写满诚信

fiogf49gjkf0d

中国好人榜杨成立

50年后杨成立和老同学再相逢

中国网8月25日郑州电 在风景如画的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麒麟湖畔,杨成立老两口一起在自己门前开垦的菜地里锄草。问及老人50年来坚持寻找恩人还钱的感人事迹时,杨成立老人激动地把手中的锄头仍在地垄沟旁,一边说话一边用手拍着心窝:“这份恩情我怎能忘记?那时我们一个月才挣三四十元,400元就是瑞生老弟当时一年的工资啊!”。

中国好人榜杨成立

“中国好人榜”获奖者杨成立和老伴儿正在菜地劳动

这片菜地是老两口的最爱,种植有豆角、黄瓜、苦瓜、西红柿等蔬菜。今年72岁的杨成立是南阳市电厂退休职工,户口在卧龙区梅溪街道上,平时除了在城区滨河路孩子家中小住,大多数时间老两口都在麒麟湖畔居住。这里环境好,空气清新,又能种菜锻炼身体。这是刚刚入选6月“中国好人榜”的诚信老人杨成立目前最简单舒适的生活。

上个月,中央文明办在安徽省安庆市举办“中国好人榜”6月入选名单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107位身边好人光荣上榜。南阳市卧龙区梅溪街道居民杨成立入选“诚实守信”类“中国好人榜”。

苦觅恩人50年

坐在蔬菜满园的地头,透过菜地里新结的鲜艳欲滴的果蔬,杨成立老人回忆起时隔50多年的往事。1958年,杨成立与来自安阳市林州横水镇的刘瑞生同时就读于鹤壁矿务局技校,同住一个寝室的两人关系要好。1960年冬天,杨成立的父亲不幸患病,并被送往省人民医院医治,可惜的是,数十天后医治无效,病逝于医院,杨家债台高筑,生活难以为继。“家里欠了不少债,实在借不到钱了。”无奈之中,杨成立想起了老同学,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写信给了在鹤壁市一煤矿上班的刘瑞生求助。刘瑞生接到信后很快筹集了400元钱汇给了他。正是靠着这一笔钱,父亲得以安葬,杨家渡过了难关。

1965年刘瑞生从鹤壁调到了贵州省工作。事后,杨成立才听他人说起此事,但老同学究竟在贵州什么地方,没有人能说清楚。“当时他肯定是不想让我谢他,才没告诉我他的工作地址。上学时,瑞生就特别仗义。”此后,寻找老同学,当面还钱,就成了杨成立的一块心病。

多年来,杨成立多方打听,却一直没能找到有关刘瑞生的消息。2010年,安阳一名男子孙先生租住在杨成立家中,老人便委托他寻找刘瑞生的下落。几经周折,孙先生求助于林州当地媒体,当地的《林州报》以《好心人,你在哪里?南阳老人寻找林州恩人刘瑞生》为题进行了报道。最终,刘瑞生看到了媒体上的相关报道,在50年后,最终辗转与老同学杨成立取得联系。

原来,当时在接到杨成立的求助后,刘瑞生拿出所有的积蓄,并向3名工友又借了100多元,凑成400元寄给杨成立。1965年,刘瑞生调往贵州工作。临走时,他想给杨成立写信,又害怕杨成立想起借钱的事,就暂时打消了念头,此后两人断了联系。

平凡老人的诚信观

2010年10月20日, 两名老人终于再次相逢。拥抱着自己的恩人,杨成立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他不仅在汽车后备箱里塞满了礼品,还给老同学送来了5000元钱。刘瑞生说啥也不要,杨成立几乎要跟老同学红脸了。最后,在杨成立的坚持下,刘瑞生才收下了这笔钱。

在杨成立的书房里,老人拿出一张和刘瑞生相见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两位老人脸上洋溢着笑容久别重逢的幸福笑容,他们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杨成立老人告诉我们,他们见面后先是惊喜,而后两人都掉下了眼泪。

自从建立联系后,杨成立和刘瑞生两家就像亲戚一样,经常电话联系,过段时间就见面聚聚。空闲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的拿起这张照片,往事一幕幕的就展现在眼前。

杨成立在生活中也写满了诚信。

2012年的一天,他到城区一家药店买药,回家后发现买药的钱还在口袋里。原来,药店收银员忙中出错,忘记收取杨成立的300多元药费。此时已经接近中午,老人饿着肚子乘车返回,将钱还给药店。“不是自己的钱一分都不能拿,只有堂堂正正做人才能心安!”杨成立一直把诚信当成人生信条,他说,只有这样,才能给子女树立好的榜样,人生才能坦然从容。2014年1月杨成立荣获河南好人称号,2014年5月他被评为南阳市第三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发表时间:[ 2015/8/25 9:44:15 ]